2019年11月5日,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大国非遗工匠专项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江苏(陶瓷)传承保护基地主办,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承办,丁蜀镇文体站、《江苏陶瓷》杂志社协办的"陶研文创杯"陶艺创意设计制作大赛在江苏宜兴前墅古龙窑举行。
本次大赛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推动陶瓷(紫砂)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激励工匠人才的传承与创新。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党组织负责人、常务副秘书长张树伟,宜兴市副市长储红飙等领导,以及传承基地参赛代表,专家,学者,紫砂从业者,新闻媒体代表等百余人出席了大赛开幕式。
本次活动参赛人员仅限陶瓷传承保护基地内部人员,以紫砂制作为主,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融入雕刻、绘画等制作工艺进行创意制作。参赛作者均为中青年,参赛作品独具匠心,创意新颖独特,简洁优美、造型别致、制作工艺精湛,展现出了传统文化的风韵和现代专业的设计。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表示,为了鼓励从业者创作新作品,走进新时代,歌颂新时代,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大胆创新,首次开创资助新模式,设立传承基地,资助中青年紫砂从业者,希望能为宜兴陶瓷艺术的发扬与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孙西林表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具有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技艺流程、器物造型、装饰、使用及审美理念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体现着一种东方民族工艺的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与发扬。据悉,孙西林师从顾兆年老先生,出师后到其兄孙西成创作室进修,多年来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技艺不断提升,作品为国内外紫砂收藏爱好者的珍爱和收藏,代表作品有《茶壶》、《玲珑》、《异曲》、《菱花》等。
紫砂工艺以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2006年5月20日,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鲁晴